9月1日,2025级新生报到正式开始,学院党委响应校党委号召,通过各支部组织教师党员积极参加迎新工作,在学校统一调度下,圆满完成火车站接站任务。
迎新当日,我院党员教师志愿者携物资早早抵达武昌站接站点,10分钟内完成迎新点布设。志愿者们统一身着“地大蓝”文化衫、佩戴工作证,高举“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”引导牌值守在出站口,做好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。值守点按“南望山”“未来城”两校区设专区,指引新生和家长在对应区域集中等待,由专人清点人数、登记车辆信息并实时上传,满20人即发班车,实现接站、分流、发车无缝衔接。迎新期间,武昌站累计发班50余车次,接送新生及家长1002人,确保了无一人滞留。
党员志愿者晋芳老师佩戴工作证后快步来到了出站口最显眼的地方。她说:“我们多往前一步,家长就能少晒一分钟;多搭一把手,他们就能多一份放心,这份被托付的信任,沉甸甸的,也是我们教师最该扛起的责任。”

“这次迎新我是第一批志愿者,负责武昌火车站点,看到很多家长在酷暑中,扛着重重的行李,送孩子前来报到。其中有几个家庭,孩子的脸庞看起来那么稚嫩,但是家长黝黑的皮肤和佝偻的身影,搭配上编织袋和行李箱,形成一种鲜明对比,他们的条件可能不是太好,但是对孩子的重视不言而喻。既然将孩子交给了我们,那我们更应该谨记立德树人使命,不辜负家长的信任与托付。”党员志愿者陆承达老师说道。
党员志愿者杨傲雪老师说:“今年是我首次参与迎新工作。作为一名党员教师,我深刻感受到迎新一线正是践行服务宗旨的前沿阵地——这里不仅是新生与家长认识地大的第一扇窗,更是我们传递温暖与关怀的第一现场。希望我们的点滴服务,能为新生们送去大学旅程中第一份归属感,陪伴他们自信、从容地开启崭新的大学生活。”

党员志愿教师迎新,是把“关爱”写在新生进校的第一次相逢,出站口的一次伸手、一句指引,不仅让家长放下牵挂,更让“老师”二字在新生心里有了温度;把身份亮在一线、把服务做在细处,既锤炼了教师党员的作风,也把红色种子播进大学生活的起点,让立德树人从第一站就生根发芽。学院将把迎新护航转化为对学生的长期滋养,将党员教师的值守从火车站延伸至宿舍楼宇,让“先锋红”始终在线:学业迷茫时,党员导师帮一把;竞赛攻关时,党员教练顶一把;社团活动时,党员顾问扶一把。自此,“多搭一把手”成为默契,立德树人从出站口一路延伸到毕业典礼,成长每一步都能遇见“地大蓝”与“先锋红”。(通讯员:徐婧悦)


